《经济学原理 第8版:宏观经济学分册》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笔记)
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
萧条:严重的衰退。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 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经济周期这个术语有时也会引起误解,因为它表明经济波动遵循一种有规律的、可预测的形式。实际上,经济波动根本没有规律,而且几乎不可能较为准确地预测。
事实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事实3:随着产量的减少,失业增加
当企业选择缩减其产品和服务的产量时,它们就会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古典经济学的假设
当我们观察经济时,名义变量可能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样东西,因为经济变量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表示。但是,更重要的是真实变量和决定它们的经济力量。根据古典理论,为了理解这些真实变量,我们需要透过面纱去观察。
短期波动的现实性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中的世界,但并没有描述短期中的世界。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 下;家 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服务数 量的 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下,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的财富增加,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者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增加。相反,物价水平上升降低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的财富减少,这又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鼓励人们将更多的支出用于投资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抑制了投资支出,并降低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
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相反,当美国物价水平上升并引起美国利率上升时,美元的真实价值就会上升而且这种升值减少了美国的净出口以及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总结有三个不同但相关的原因说明了为什么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1)消费者更富有了,这刺激了消费品需求。
(2)利率下降,这刺激了投资品需求。
(3)通货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需求。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
任何一个改变人们在物价水平既定时想消费多少的事件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具有这种效应的政策变量之一是税收水平。当政府减税时,它鼓励人们更多地支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政府增税时,人们就会削减支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
任何一个改变企业在物价水平既定时想投资多少的事件也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投资影响总需求。影响投资和总需求的另一个政策变量是货币供给。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
决策者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政府购买。
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任何一个改变净出口的事件也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例如,当欧洲经历衰退时,它从美国购买的物品变少了,这就减少了美国在每一物价水平下的净出口,使美国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欧洲从衰退中复苏时,它又开始购买美国物品这又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总需求曲线:总结
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真实GDP)取决于其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可用于把这些生产要素变为物品与服务的技术。因为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真实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换句话说,在长期中,经济中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服务的总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长期总供给曲线: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自然产出水平: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率处于其正常水平时达到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水平。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原因: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
设想一个经济中移民的增加使工人的数量增多了,因而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也增加了。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相反,如果许多工人通过移民离开这个经济,那么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因为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还取决于自然失业率,所以自然失业率的任何一种变动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
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相反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减少降低了生产率,从而减少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
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
经济的生产取决于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和天气。新矿藏的发现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造成农业减产的天气变化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
今天的经济产出较几十年前更高的最重要原因也许是技术知识的进步。例如,电脑的发明使我们可以用任何既定量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来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长期趋势是短期波动叠加的结果。我们应该把产量与物价水平的短期波动视为对持续的产量增长和通货膨胀长期趋势的背离。
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
短期总供给曲线:
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黏性工资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是缓慢的。换句话说,工资在短期中是“黏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签订了固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同,有时这种合同的期限长达三年。此外,名义工资调整缓慢也可能是由于影响工资确定的社会规范和公正的观念变动缓慢。
黏性价格理论
黏性价格理论则强调一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这种缓慢的价格调整,部分是因为调整价格要付出成本,即所谓的菜单成本。
错觉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自己出售产品的个别市场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做出了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引起了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一般性结论如下: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减少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总结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关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形有三个重要结论:
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量的波动。
在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
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地降低经济波动的严重性。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滞胀: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的时期。
关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情形有两个重要结论:
总供给曲线移动会引起滞胀--衰退(产量减少)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的结合。
那些能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地减缓总供给曲线移动对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只能以加剧通货膨胀问题为代价。